嘉宾介绍
-
包云岗
CCF理事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
2016CCF青年“两秀讲者”
-
个人简介:
包云岗于2003年获南京大学理学学士,2008年获中科院计算所博士学位,现为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主要是计算机系统结构。主要工作包括:(1)博士期间带领小组设计与实现了在国际上具有独特优势的访存监控系统HMTT (Sigmetrics’08),为斯坦福大学、EPFL、清华大学、华为、韩国Hynix等十几个机构提供超过2TB的访存踪迹数据;(2)提出了基于路划分的DMA Cache技术 (HPCA’10),在2014年发布的Intel Xeon处理器中采用相同技术路线:(3)在普林斯顿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发布多核基准测试集PARSEC 3.0版本 (ACM Computer Architecture News 2016),下载已逾7000次,被三大体系结构国际顶级会议上70%以上的论文使用;(4)提出软件定义服务器新架构PARD (ASPLOS'15),作为华为全球合作五个代表性成果之一入选华为2015年报,并受邀参加2015年国际计算机顶级论坛德国Dagstuhl Seminar。包云岗在国际一流计算机系统会议期刊发表了10余篇论文,曾两次获计算所优秀论文一等奖,获2013年CCF-Intel青年学者奖。同时担任CCF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编委。
报告题目:云计算与标签化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摘要:
传统冯诺依曼结构中,内存、I/O等硬件在共享环境下处于无序共享状态,不能有效地区分与隔离应用。这对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带来了难题——提高资源利用率与保障用户体验不可兼得,导致当前云计算平台往往以低效率手段来保障用户体验。例如,通过对数据中心软件栈十余年的持续优化,2013年谷歌披露其离线数据中心平均CPU利用率已达到75%,但在线应用数据中心平均CPU利用率仍不到30%。因而,2015年美国工程院院士、谷歌数据中心专家Dick Sites呼吁亟需计算机体系结构层面的创新。
无独有偶,几十年前互联网也曾面临过如何既“传得多”又“传得好”的难题。令人鼓舞的是网络界提出了一系列基于网络包标签化机制的新技术(如DiffServ、MPLS等),使互联网得以蓬勃发展。受此启发,本报告提出标签化冯诺依曼体系结构LvNA(Labeled von Neumann Architecture),利用可编程的硬件标签将应用的QoS、安全等需求传递到底层硬件,使具备标签电路的硬件能执行应用层定义的针对标签的处理策略,实现共享硬件资源的按需分配与性能隔离,以应对当前云计算面临的难题,实现保障应用QoS前提下提高资源利用率。